腿部经常癫痫怎么治疗-腿经常抽搐是什么原因
特发性震颤的疾病治疗
大多数特发性震颤?病人仅有轻微的震颤,只有0.5%~11.1%病人需要治疗,其中不足50%病人用药物能很好地控制症状,其余病人对药物不敏感,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肉毒毒素注射或立体定向治疗。 l.乙醇(ethanol) 很早发现饮酒可使大部分病人震颤暂时明显减少,即使是小剂量乙醇(酒精)同样会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但2-4h后震颤又再出现,并且幅度更大。临床发现随时间延长,需要更多乙醇(酒精)才能抑制震颤。长期用乙醇(酒精)治疗特发性震颤会导致酗酒,因此不能以乙醇(酒精)作为长期治疗,而且酒精戒断也会产生震颤。但可以偶尔用乙醇(酒精)控制症状。乙醇(酒精)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作用于小脑部位。
2.肾上腺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对特发性震颤有肯定治疗作用。至今仍未发现其他任何种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肾上腺β-受体阻滞剂的药效比普萘洛尔更好。大多数报道确认普萘洛尔可以减小手的姿位性震颤幅度,频率不降低。身体其他部位震颤的效果不很理想,甚至完全无效。治疗效果与血药浓度并不相关,原因不清楚。
肾上腺β-受体阻滞剂阻滞了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的内源性儿茶酚胺。研究表明普萘洛尔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系统,因此效果最好。根据脂溶性的大小肾上腺β-受体阻滞剂依次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metoprolol)、索他洛尔(sotalol)和阿替洛尔(atenolol),但对特发性震颤疗效依次是普萘洛尔、索他洛尔、阿替洛尔和美托洛尔。因此肾上腺β受体不只是通过中枢机制起作用,也可通过外周起作用。外周儿茶酚胺受体的位点存在于梭内肌和梭外肌。作用于梭外肌的β2-受体通过缩短颤搐周期起作用,加强姿位性震颤。β2-受体拮抗剂能阻滞这种作用以减轻震颤。
普萘洛尔对特发性震颤疗效较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对其反应不理想。症状缓解者有50%~70幅度可以降低50%- 60%,普萘洛尔的治疗效果与剂量呈相关性,虽然个别病人80mg /d已有效,对国外大多数病人来说,120mg/d的剂量仍嫌不足,一般每日需要240~320mg,但更大剂量并不使副作用相应增大。建议普萘洛尔从小剂量开始每日分3次服用,几日后才会见效,每隔2d增加10~20mg,但长期服药会导致耐受。长期服用后撤药要慢(大于l周),以防止心动过速、出汗、震颤和全身不适等戒断反应。
普萘洛尔治疗的相对禁忌证是心功能不全、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或其他支气管痉挛疾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多数副作用是相应的肾上腺β受体阻滞作用,脉率降低,但60次以上的心率都能耐受。其他少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体重增加、恶心、腹泻、皮疹、阳痿和精神状态改变(如抑郁)。普萘洛尔副作用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大多可以耐受。如果是哮喘病人则不适应用β2-受体阻滞剂和普萘洛尔,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和美托洛尔可以应用,前者的效果更好。
某些特发性震颤病人,震颤仅发生在可预见的特殊场合.间歇性服用普萘洛尔能很好地控制症状。在将发作前1h服药能有效预防震颤的发生。
3.扑米酮 若特发人同时存在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心功能不全或周围血管病,禁忌用普萘洛尔则可首选扑米酮(primidone)治疗。对于幅度大的震颤,扑米酮比普萘洛尔更有效,甚至可以把震颤降至无症状的幅度范围。
扑米酮是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在上消化道完全被吸收,3~5h内达到血清峰浓度。扑米酮在体内转化为两个活性代谢产物,一个是非结合型的苯乙丙二酰胺.约占50%,半衰期24~48h,另以产物苯巴比妥约一半是结合型,半衰期120h。苯巴比妥在慢性给药过程中,3周后才达到血清稳态浓度。扑米酮的抗震颤作用并不清楚。苯巴比妥具有GABA样怍用,而扑米酮与卡马西平、苯妥英的药理机制相似,都是作用于神经细胞膜,改变离子的流入。
扑米酮治疗特发性震颤可用125mg每周2次,最大可用250mg每周3次。该剂量无论对从未接受过治疗,还是已用过普萘洛尔的病人都显著减少震颤幅度。扑米酮治疗中1/5病人即使服用极小的剂量也可能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如头昏、恶心、呕吐等。所以起始剂量用62.5mg每日1次。加量要慢,每2d增加62.5mg,直至达到治疗效果好而又无副作用为度。扑米酮治疗震颤,比治疗癫痫的副作用大,首剂的急性反应和大剂量的副作用往往导致治疗中断。恶心、呕吐和共济失调等是肝酶诱导代谢延缓,但是其代谢产物苯乙丙二酰胺没有任何副作用 ,苯巴比妥也很少有副作用。如果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可用苯巴比妥代替,但只有中等效果。
如果单一用药效果不理想,可以尝试普萘洛尔和扑米酮联合治疗。
4.其他药物 在小样本的开放性研究中,0.15~0.45mg/d可乐定(clonidine)有效。另外,小剂量氯氮平(clozapine)(18-75mg/d)对大多数病人有效。(clonazepam)通常对特发性震颤无效,但能碱小以运动性成分为主的特发性震颤。碳酸酐酶抑制剂(methozolamide)对头部和发声震颤高度有效,但也有完全无效的报道 1.A型肉毒毒素注射( botulinum toxin-A) A型肉毒毒素阻滞周围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一定程度的肌无力,对67%的病人有效。最长的有效期是10.5周,无力是最常见的副作用。
2.立体定向手术 立体定向丘脑手术能显著减轻特发性震颤,但需作脑部手术才能改善症状者很少。丘脑手术的靶点是丘脑腹中间核以及其下部结构,包括未定带(zone incerta)和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手术包括毁损术和电刺激术。
丘脑毁损术使80%的病人术后获得中等以上疗效,部分病人首次治疗效果不理想,2个月后重新手术仍能获得显著改善。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适用于单侧肢体震颤,1 年内有4%~20%复发。手术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脑膜炎、感觉异常以及锥体外系损害。手术病率仅为0.5%。术后可能发生短暂的智能缺损、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和轻瘫。双侧手术可有超过25%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言语障碍、精神改变和不自主运动永久存在,因此不主张行双侧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
丘脑腹中间核高频电刺激术治疗效果优于或等同于毁损术。用长期高频刺激的电极种植于丘脑腹中间核,白天打开刺激器,晚间关闭,疗效显著,而副作用轻微。手术最大的危险性是颅内出血,32%的副作用有轻微不适,如讷吃、腿部肌张力障碍或平衡障碍,但都能忍受,而且关闭刺激器后所有的不适都消失了。双侧种植电极同样没有发现严重并发症,这特别适用于临床表现为双侧肢体震颤的病人。
丘脑腹中间核电刺激术具有可逆性,破坏性小,容易适应,可自我调节,可控制双侧肢体症状等优点。缺点是需经常调节,潜在感染危险性,易受外界磁场干扰。
腿抽筋怎么解决
腿抽筋可能是由于缺钙、肌肉着凉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可以通过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应用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
1.缺钙:缺钙指的是体内的钙元素水平相对较低引起的一种病症。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对于钙元素的需求量是相对较高的,在钙元素需求量高而不能满足需求时,就可能会出现有腿抽筋的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补充优质蛋白,比如牛奶、鸡蛋等,可以通过晒太阳促进维生素B的合成。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使用维生素D3、钙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肌肉着凉:腿部抽筋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由于腿部着凉引起的一种抽搐现象。建议患者在出现这种情况时避免剧烈运动,给予腿部抽筋部位热敷,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肌肉的代谢,缓解抽搐症状。
治疗颞叶癫痫哪些方法好
治疗颞叶癫痫的方法:
1、药物治疗颞叶癫痫:药物治疗颞叶癫痫一定要严格遵循其药物治疗的原则,这样才可以促进该病的治疗效果。药物治疗该病见效是比较慢、并且疗程长、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给身体带来的危害,但是这种治疗方法适用性广,大部分的颞叶癫痫发作都可以采取药物的治疗。
2、病因治疗颞叶癫痫:针对患者的不同治病因素引起的颞叶癫痫发作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对脑炎患者进行抗炎治疗,寄生虫感染者则进行驱虫治疗等,病因治疗是比较有效常见的治疗方法。找准病因才可以更好的治愈此病。
3、伽马刀治疗颞叶癫痫:治疗颞叶癫痫哪些方法好?伽玛刀治疗该病是具有明显的疗效,并发症少见,但限于靶区体积或剂量不能过大,疗效有所降落,且部分患者都有复发的可能,手术治疗该病的后果比伽玛刀更好,但有亡及呈现并发症的危险,伽玛刀治疗失败的颞叶癫痫患者可弥补手术治疗。
4、针灸治疗颞叶癫痫:目前,针灸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已得到证实,并在临床得到普遍利用。常用的针灸治疗方式有单纯针刺、针药联合、单纯穴位埋线、埋线与药物联合、耳针及灸法等。针灸治疗癫痫特殊是难治性癫痫的帮助性治疗,均有较好改良症状、把持发作且几乎没有副作用的特点和疗效优势。从针灸治疗癫痫有效性的前景看,应深刻探讨针灸治疗颞叶癫痫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说明脑内递质、调质及其它活性因子参与的情形,为临床供给治疗颞叶癫痫的新思路和比较好的治疗计划。
特发性震颤可以治好么?
神经科疾病都无法除根,包括特发性震颤,只能控制病情。特发性震颤患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应用心得安、舒乐安定、氯硝安定等药物,但只能控制症状,即减轻震颤,提高生活质量,但目前达不到治愈的程度。而且明显的有60%的病人基本上有家族史,也就是遗传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目前明确无法治愈。所以特发性震颤的治疗主要在于,一方面保持心情放松,另一方面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果病情影响生活,患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症状是更好的解决办法。
1.药物: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阿尔马尔)和扑米酮;2.手术:脑深部刺激术(可逆性、效果最佳、价格最高)、丘脑毁损术(创伤大,并发症风险高、不可逆)和细胞刀(最新引进、创伤最小、性价比最高),后两个同为损毁术,且一般只局限于单侧手术。目前网上所有中医宣传的根治方法全部都是假的!指望喝几剂中药、扎几下毫针来治愈锥体外系疾病,不是傻就是坏。懂得长年累月雇一群医托在各大社交网站上大肆宣传,肯定是不傻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了。大家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
癫痫症的睡眠问题处理
界定
癫痫(epilepsy),根据我国古籍记载,有时把它称为“羊痫风”、“猪母癫”、“羊角风”、“羊晕”(闽南语),等等,完全是症状上的描述。因为有些患者在发作中或刚结束时,口中常会发出低沉急促浓浊的声音,极似猪叫,故称为“猪母癫”;有些患者在发作时常会手脚优直似羊头上的双角,故以其形状命名,称为“羊痫风”或“羊角风”;又因病发时常会昏倒,故又称为“羊晕”。以此类推,若年幼病人嗓音尖锐似鸡鸣叫者,则称为“鸡癫”;若发声强而有力似狗吠者,则称“狗癫”;若发作结束时的喘息声酷似跑步时之鼻息者,则称“马癫”;又有发作时手腕极度弯曲,五指并拢直伸,似猴爪一般,称为“猴癫”。其实不论外形如何,都一样是癫痫症。它是突发性脑细胞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精神疾患。
19世纪末叶,杰克逊医师(HughlingJackson)依生理学给癫痫下定义:“它是用来形容一种脑灰质所发生的、偶然的、突发的、过量的及快速的局部放电的名词。抽筋只是一种症状,它可在各种健康不同的状况下,在各种年龄里,在数不清的状况下发生”(台湾大学医院神经精神科癫痫研究小组,1970)。
癫痫的成因(1)内在的生理心理因素。
癫痫真正的成因,已知它是一种大脑微细功能障碍。综合临床上的研究,下面这些情形都有引发癫痫的可能性:
第一,脑部受伤。这种伤害也许在胎儿时期发生,也许在生产的一瞬间(难产,婴儿卡在阴道中造成缺氧)产生,也可能是各种发炎症的结杲(如脑炎、脑膜炎、麻疹、百日咳、神经性梅毒等),也可能来自严重的头部外伤、脑部肿瘤或循环性障碍的结杲。
第二,身体异常。身体其他器官不正常(如肾脏病、大脑退化性疾患、血管疾患及一些脂质代谢异常等)。
第三,情绪上的困扰。这是因为脑部早已有不正常的部分存在,所以,癫痫常会在情绪不安,烦躁时发生。
(2)外在的情绪因素。
临床显示,绝大部分的癫痫都不需要外界因素来诱发,并不需要什么特别原因,但发现少数患者的发作特别容易被某些因素所诱发,通称为“反射性癫痫”。如:个案被光诱发的称“光反射性癫痫”,被声音所引发的称“声音反射性癫痫”,其他还有如“惊吓性癫痫”(因受到惊吓而发作)、“音乐性癫痫”(因听某些音乐而发作)、“思考性癫痫”(如思考数学题目而容易诱发)、“浸泡热水性癫痫”(洗热水澡或浸泡入澡缸而容易引起发作)、“刷牙性癫痫”(因刷牙时牙刷刺激牙龈而容易引起发作)等,这些都曾在临床出现。据报道,在曰本亦发现打算盘对某些癫痫患者容易诱发,称为“算盘癫痫”。
更不可思议的当推“吃诱性癫痫”,这是在吃的过程中很容易诱发的癫痫。台湾南部一名10岁女童,一曰跟妈妈逛街时,无意间被人碰撞一下,旋即像被点穴似的,全身定住,无法动弹,并不自主地傻笑。妈妈回头看到女儿的模样,还以为女儿是跟她开玩笑,但之后又发生多次同样情形,经高雄长庚医院医生检查证实是“反射性癫痫”。医生指出,这类患者如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触摸,即使摸到衣服,也会呆若木鸡,若触摸动作太大,就会全身抽搐。尚有一名七八个月大的婴儿,一听披头四的音乐就面露痛苦表情、四肢抽筋,癫痫发作。
(3)遗传。
早些时候的研究指出,没有迹象显示癫痫与遗传有关,因为大部分的癫痫患者找不到遗传的家族史。但某些特别型态的癫痫已被证实遗传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小孩的失神性小发作、热性痉挛,甚至被发现其致病的基因在第二十及第六对染色体上。关于遗传率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不到5%;也有人说癫痫患者下一代得的几率比一般人高,是11%:1.6%,而在10岁以前患癫痫者,也比10岁以后患者较容易传给下一代(蔡明兰,1992)。
癫痫的发生几率台北荣总癫痫科医师关尚勇(1998)指出,一般癫痫的平均年发率是每10万人中有100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到60岁以上又增加。若以年龄来分,则4岁以前的婺幼儿年发率最高,每10万人中有268人;40~59岁间则为每10万中有12人;大于60岁者则为毎10万人中有82人。而癫痫患者占总人数为0.5%。
癫痫的类型癫痫依发作形式不同,种类很多,在临床表现上主要有四大类:
(1)大发作(grandmal),又称全身性癫痫(generalizedepilepsy)。多数有先兆,发作前患者有头晕,上腹部不适,恐惧,心慌及感觉(如嗅觉、听觉、视觉)异常、肌肉僵直而倒下去,昏迷,喉头痉挛,发出叫声(如猪、羊叫声),呼吸停顿,面色苍白,瞳孔散大,头和眼转向一侧,牙关紧咬,甚至咬破舌头,口吐白沬,大小便失禁,强烈抽动一两分钟后转入阵挛,肌肉变得一松一紧,数分钟后,就会松弛躺在地上,进入昏睡状态,约半小时或数小时后逐渐清醒。
(2)小发作(petitmal)。小发作是一种良性、典型的失神症,多发生于小孩身上。临床研究发现,小发作的发病年龄一般在5~9岁,3岁以前或15岁以后很少。发作时会突然停止一切动作,眼神发呆、无反应、有时会眨眼睛、双眼直视,躯干前屈、低头,手或颈部会轻微抽动,嘴唇出现吸吮或咀嚼的动作。此时,也因为肌肉会轻度放松,握在手中的东西(如笔、筷子、碗等)可能会掉下来。此种发作时间很短,一般是5~10秒,很少超过30秒。发作次数从每天一两次到400次,大概3~5分钟就会发作一次,所以,这类小朋友在上课时完全无法听讲和做笔记。
此类典型发作于睡眠或清晨将醒时,患童单侧嘴巴有刺痛感,包括舌头、嘴唇、牙龈和脸颊的内侧。发作会侵犯喉咙,导致不清楚、难以理解的言语,因为无法吞咽而唾液增加,并有奇怪的喉音。孩童意识清楚,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无法以适当言语表达。
癫痫失神性发作的小朋友,有10%~40%都有家族性遗传倾向,男女比例大致相
等。它是儿童癫痫最常见的型态之一,几乎占了1/4(黄立同,2000)。
(3)精神运动型癫痫(psychomotortype)。精神运动型癫痫多发作于成年人身上,患者突然意识模糊,往往在工作或睡眠中突然起立、徘徊、奔走,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有时表现出恐惧、愤怒、凭空咀嚼、吞咽等异常行为,发作过后自己完全不知,也没有印象。
(4)杰克逊型癫痫(Jacksoniantype)。这是根据第一位描写此症的神经科医师杰克逊而命名,一般又称“局限性”发作。
患者在发作之初,神智依然清醒,但有一边的腿部、上肢、脸部或躯干会发生抽搐或麻木,然后逐渐扩散至全身大部分地方。到了发作的后期,转成大发作,患者失去知觉。
另外,有人将癫痫症归为原发与继发两大类,这是依患者于脑电图检查有无异常以及假性癫痫和真性癫痫
第一类:原发性癫痫。此类又称功能性癫痫,发病原因尚不明了,往往在儿童期发病,与遗传因素可能有一定关系,脑部检查一般无明显的病理改变。这类患者受各种因素影响,例如,情绪波动、饥饿、发烧、强烈的声光刺激等容易诱发癫痫。
第二类:继发性癫痫。又称器质性癫痫,此类常发生于各种疾病,癫痫发作只是这些疾病的一个症状或后遗症而已。例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缺血、脑缺氧、脑膜炎、脑寄生虫病、颅脑外伤、尿毒症、血糖过低、血钙减少、维生素B6缺乏等,都可引起癫痫发作。
又有人将可由脑波测得到的发作称为“真性发作”,另一种脑波侦测不到的称为“假性发作”。所以,癫痫有真性发作和假性发作两大类。假性癫痫又称心因性癫痫,是由于心理情绪所导致。
癫痫症对睡眠的影响癫痫发作在睡眠后和觉醒前者称睡眠性癫痫(sleeprelatedepilepsy)。Fere在1890年曾报告他的癫痫患者有2/3在下午6时至早上8时之间发作,尤其是在凌晨2时至5时之间;Gowers在1901年曾报告自己的患者有42%的人只在白天发作,有21%只在晚上发作,而有37%没有特定的发作时间。
众多研究发现,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癫痫发作增加,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癫痫发作减少,原因是神经元在睡眠时对同步化兴奋性突出传入敏感性增强,不同的睡眠期相对于发作间放电,发作阀和神经元的兴奋有不同的影响。癫痫与昼夜生物节律有关,癫痫发作大脑放电具有昼夜倾向,部分癫痫发作常常出现于每天特定时间,由此证明它与生物节律有一定关系。
癫痫与睡眠的关系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癫痫影响睡眠,发作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发作出现的时间均影响睡眠的质量。虽然患者夜间睡眠总量正常,但睡眠质量下降。同样,睡眠周期也影响癫痫的发作,不规律的睡眠一觉醒周期或睡眠剥夺等睡眠障碍,也可能成为促发癫痫的因素。
夜间癫痫造成的睡眠影响(1)睡眠行为障碍。噩梦、惊叫、遗尿、呼吸暂停是夜间癫痫发作患者常有的行为表现。
(2)心理障碍。研究发现,夜间癫痫患者中不乏存在心理问题,一方面与患者的素质、性格有关,另一方面,各种压力刺激确能使癫痫发作。此外,患者由于长期受癫痫纠缠,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情绪忧郁。再者,担心时刻不能预期的发作带来的危险,妨害正常生活,失去很多社会活动机会,不免带来失落感,加之社会、家庭不良刺激等均可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而造成失眠及睡眠失调等问题。
处理建议(1)癫痫患者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尤为重要,行为治疗须靠患者自己的努力及家人甚至周遭的人给予适时必要的协助。
(2)癫痫患者特别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晚上不可熬夜,养成每天按时上床睡觉,次晨按时起床的良好睡眠习惯,以免因睡眠不足而导致癫痫发作。中午的午睡也不宜少。睡姿应忌俯卧,尤其是夜间发作频繁的儿童,以防万一因俯睡而招致窒息。
(3)癫痫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须遵照医师指导,切勿擅自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