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市人民医院的科室介绍

浙二医院癫痫中心医生-浙二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介绍

骨二科(十一病区)成立于2003年,自2006年搬迁入新病房大楼十一层十一病区。骨科门诊位于门诊大楼四楼,均为骨一科和骨二科医生轮转坐诊。目前骨二科共有核定床位41张,科室有医护人员15人,拥有副高级职称人员3人、中级职称人员7人、初级人员5人。3人在浙医二院骨科进修1年以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9篇,参加学术会议10余人次,学术交流20人次。

骨二科在开拓进取、努力拼搏的团队精神指引下,目前主要立足临床,已逐步形成了以创伤骨科,诊疗为特色的临床一级科室,科室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现代医学诊疗水平,骨二科科技术强项:四肢骨折和脱位;骨盆骨折;周围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脊髓损伤;人工髋关节置换等多项手术治疗。今年开展了新手术:颈椎4次全切除术,颈3.4、颈4.5和颈5.6椎间盘摘除术,颈5.6钛网植骨,颈椎体前钢板镙钉内骨定术。目前月住院人数平均达60人次,手术月平均总数48人次。科室拥有意大利c型臂x机,cpm功能锻炼机,骨科康复床,骨科气垫床等。科室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大力培养人才,使骨科专业迅速发展,现已达到本市先进水平。新环境下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学科建设,继续不懈努力,把骨二科建设成为有特色专科而为之奋斗。 神经内科创建于2003年,是临安市唯一家神经康复专科,住院床位数41张,是临安市最大设备最齐全的神经专科。目前有脑血管病、神经感染与免疫、周围神经病及肌病、癫痫、头面痛帕金森与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多种疾病的诊治专家。 科室共有医师5名,聘请院内专家1名,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生4名;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承担病房,门诊,、医院内外会诊,教学等工作。共有护士12名,其中护士长1名,主管护士2名,护师5名,护士3名,护理员2名。2名护士去年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各进修半年,学习康复治疗护理。

目前,科室开放41张床位。病房里设施齐全,备有电视机,中央空调,洗浴设施等。门诊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每周二周五设有专家门诊,病房24小时接收病人的咨询,24小时进行治疗与护理,24小时电话提供各类咨询。 心血管内科是临安市开设最早的心血管专业科室,同时兼设呼吸内科,前身为内三科,是该院的重点科室。该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以及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护士6名,均经过专业进修及或技术培训。共有床位42张,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床位4张,惠民病床5张。全科医务人员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和科研工作,均取得了良好业绩。为了适应医疗服务的需求,营造高层次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推动医院持续稳定的发展,十六病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尊重、理解、关怀病人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温馨、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重视病人的心理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能方便、快捷、热情、周到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从根本上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朱曾柏的医学贡献

朱曾柏教授公开出版的医学专著有9种、14种版本,公开发表的中医药论文210余篇,共约260万字。

其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

一、痰病学类。痰病学是广义的,以广义痰病学为主线,论述临床各科50余种病症,并折射出许多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五种版本的《中医痰病学》开创了我国中医痰病学的先河。三版《中医痰病学》并作为中医学院高年级教材。1998年8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一书第21—22页记载:“在临床实践基础上,不少医家提出了有关痰症的宏观辨证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北中医学院朱曾柏教授”。在长期治疗各科痰病、痰症的基础上(即所谓怪病责之于痰、百病多因痰作祟等疑难病症),提出五脏生痰的学术见解。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五脏生痰说是正确的,在诊治多种痰病、痰症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能为病患者减轻费用,也为众学者所引用,是中医学、中药学按自身规律发展、创新的正确途径。不能不提到的是,13亿多人口的大国,农村合作医疗、城市社区医疗,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对看病贵、看病难,群众反应极其强烈,这是人所共知的),应视为一个政治问题,而中医痰病学的许多具体内容确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做人、做事不要自傲,但要自尊,更要自信,这是朱曾柏教授在医疗实践中运用、拓展中医痰病学中反复证实了的结论,故敢为来者言。业务是为政治服务的,朱曾柏教授从不吆喝这种高调,所以上世纪中页的“”他从来不参加,长期在XXX思想医疗队工作,这里讲到中医痰病学,倒是要说研究、推广中医痰病学确能为政治服务(指上述范围),话是讲远了一些,似乎有些离题,但确实是朱曾柏教授30多年在实践中探索中医痰病学的切身感受。

医案举例:背冷或背部作胀,主要是指患者自觉背部凉冷或作胀而言。背部凉冷如冰,却检查不出相应的病理变化,西医一般是不作病态的,但患者却很痛苦。本症临床并不少见,古医籍中亦早有记载,《伤寒论》称“背恶寒”,《金匮要略》称“背寒冷”,刘完素《河间六书》则称“背怯冷”。

本症无外感兼症,故不属于外感症(当然也有由外感风寒或恣食生冷而诱发或加重者)。无阳虚全身畏冷等症状,故不属于阳虚之症。本症主要讨论痰饮内伏、阳气被阻遏不能伸展之背冷作胀实证。

主症:背部凉冷或发胀,其冷、胀部位及其特征,常表现为背心有手掌大小一片寒冷或作胀。少数患者冷胀感呈直线沿背正中沟向下延伸。经年累月,时轻时重,每遇寒凉之季,阴雨之天,或案牍过劳,多卧少动,饱食、恣食水浆则病显而症重;反之气候燠暖,明静晴朗,体力劳动,体育运动,背部捶打,热敷,则症情缓解,甚至可暂时消失。有的病人并兼有前额凉冷、胸膺满闷、胃脘痞结、纳谷不馨、运化迟滞、咽喉有曀塞感,但不妨碍食纳,时或咳唾清稀痰涎。舌淡,苔微腻或少苔。

按:中医将背部凉冷之症,称之为痰饮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按温化痰饮为治,累试不爽。背部凉冷一症,临床上有两种情况:一是痰湿内伏,遏阻阳气不能展布,以致背部凉冷或作胀;一是寒邪客于经脉,阳气被郁而凉冷。然本症特点是背部凉冷仅如掌大,症近乎怪,故不属于后者,而是痰湿内伏之候。类似本症的论述,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已有记载:“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王隐君《泰定养生主论》言顽痰怪证时说:“痰证古今未祥,······或脊上一条如线之寒起者。”明代戴思恭说:“其人素有痰饮,常流注肩背作痛。”(引自《证治要诀》)。提倡“百病多有兼痰者”的治痰大家朱丹溪,他在论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气”之后说:“背心一片常如冰冷,······皆痰饮所致。”(《丹溪心法·痰》)可见古代医家对由内痰而引起的肩背疼痛、凉冷诸症是很注意观察的,究其病理,乃因寒痰冷饮积留胃中,上凌胸膈,阻遏胸中阳气不得流行展布使然。脾胃为仓禀之官,职司水谷纳运,脾胃失和纳运失常,水谷津液化失其正,积成痰饮,留着心下胃脘。故本病多有纳谷不香,运化迟滞,胃脘痞结等症。病症初起,人多不以为然,渐至痰饮潜滋暗长,遏积而上渍胸膈。胸膈内居心肺,宗气汇聚其间以为一身之气的流行出入。《灵枢·邪客篇》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吸吸。”《灵枢·刺节真邪篇》又云:“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一合经文之义即知胸膈宗气,一合肺气走息道以司呼吸,一合心阳贯注脉中以运血行,周流展布,运化舒展,有如离照当空,旷然晴朗,而痰饮上犯,则宛如地气阴浊升于天际,阴霾重合,失去明朗之性。宗气流行碍滞,于是胸部郁闷,息道喉咙受阻则感曀塞。《脉要精微论》说:“背者,胸中之府”,背属阳,心之脉转行于背,痰饮阻膈,宗气不能贯心脉,合心阳转于背,背失温煦,故背部凉冷、发胀。阻滞严重者症情则重,故可一直延伸至尾骶。

本症虽以背冷发胀为主症,但病情初起,背部寒冷发胀,时有时无,时轻时重,经捶打、热敷、阳气暂得流行而症状消失。故患者于此多不经意,或仅以为气血运行不畅,抑或背部偶受风寒而然。就诊时往往忽于主诉,反以纳谷不馨,运化迟滞,胸胃痞闷,喉咽曀塞求诊。医者不悉心诊察,则多误为食积、气滞、梅核气等症。采用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半夏厚朴汤等理气消导之法为治,投以上述药物,积饮少去,也可得三五日轻松。但毕竟未中綮要,甚至中气益伤,痰饮旋复凝聚,病情则又依然。患者不明病情真相,求诊不愈则情怀苑结,以致气机愈郁滞而痰饮愈聚而不化,彼此相因为患,因而本病经年不愈者屡见不鲜,尤以女性为多。

治则:温阳和胃 行气化痰

方药:薤白 桂枝 杏仁 橘红 郁金 浙贝母 半夏 莱菔子 旋覆花 威灵仙 炙甘草

方中薤白性温味辛苦,辛通滑利。自仲景《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明其用以来,古今皆奉为开胸痹、祛膈间阴邪痰浊之要剂。桂枝辛温而甘,合甘草辛甘化阳,益心阳而助宗气。威灵仙除痰湿,通经络,性急善走,每剂中不得少于50g,合桂枝辛通,促使胸背阳气展布流行,松弛背部肌肉。上述四药专从温阳行气着眼,即如喻嘉言所谓“补日”,一旦离照当空,何患胸际阴霾不开。天气之窒塞因于地气之上升,故还当用化橘红、半夏和胃化痰,以靖痰饮之源。旋覆花、浙贝母、郁金化痰散结行气,与橘、夏配伍,化痰之力益增。莱菔子化痰积而兼消导,以灭减痰饮再生之势。

本症虽以寒痰冷饮遏阻阳气为多见,但偶也见到因痰饮久郁,气机郁滞渐变化热,症成寒热夹杂,背部作胀时,伴有口苦、尿黄赤。凡此,则可于上述药物中稍事变通,适当加入瓜蒌甘凉清润,连翘清热散结,枇杷叶化痰泄热,亦不难治愈。痰血同源,痰疾旷日持久不解,势必兼夹瘀血,症见凉冷而胀痛甚,用肉桂、水蛭、橘红、威灵仙等制成蜜丸与服。如病致阳气虚馁者,又当适当选用补脾乃至补肾阳之剂,如补骨脂、蜈蚣、鹿角片等等。

1967年冬,笔者在湖北省神农架“开门办学”,一日见一年轻司机(解放军战士)开车时,将背部紧靠司机台椅背,频频挨动,并时而以手猛捶打背部。其痛苦之情,益于颜表。约莫十日后,又见此司机在开车时复如前。我问:解放军同志,何故如此?答曰:在一次野营“拉练”之后,部队加餐改善生活,食肥肉油腻过多,不久即出现背部胀满凉冷,故时时以背部紧挨椅背或使劲捶打以解其急。说话间,取出旧棉衣两件,棉衣背部均已磨烂,棉衣中的棉絮一片无存,而卫生队又说没有病······。因其部队战士煎药不便,即以外敷药为治(即本症附方),制送威灵仙、蜈蚣、橘红······等化痰丸一料。约半年后,该同志荣升某车队队长,一日他送我一挂包“红宝书”(《语录》),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件很珍贵的礼物。往事重提,意在说明许多疑难杂症,从痰论治,是一条有效的思路。

禁忌:笔者治病,除癌症、癫痫等特殊病症之外,极少讲禁忌,本“天人合一”之理,以患者自感适宜之衣食住行为准。比如:讲茶叶、萝卜、绿豆······等等解药,我历来是不苟同的,但痰饮留伏背部寒冷作胀之症,即要在某些方面作些适当禁忌:即治疗期间、或病情初愈之后,必须少食腥荤油腻,少食冷饮冷盘,少饮酒,甚至多带汤水的菜肴也应少吃(我在深圳遇到十多位先生、女士喝早茶稍一过量,即感背部不适,并作呕恶!他们常开玩笑说,有了金钱,没有口福!其实这是痰饮作祟。本院87级有几位同学,早餐只吃馒头或油条等干焦食物,不能喝清稀之稀饭,稍进稀食,即感背部作胀,胃中有水气荡漾然),多吃些干、焦、烧、枯、香食物,待痰饮化净,脾胃气复如强壮者流,肝气疏泄而不郁滞时,方可“解禁”。这样作,对杜绝痰饮病复发大有俾益(由于不注意饮食禁忌,或房事过度,愈而复发者不少)。《儒门事亲》有言:“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饮寒水,本欲止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的“湿*所盛······,民病积饮······。”等等,是泛指痰饮形成之病因病机以及地区方域、大气运行致痰致饮之言,张子和等人是单言饮水过多而为痰饮留伏之说,至今仍有临床价值。

改革开放的政策好,食客、请吃、白吃之辈多,恣食豪饮、冷盘冷饮者众,痰饮病愈而复发者屡见不鲜,可不慎乎?

附:外敷经验方一则

威灵仙 辣椒粉 肉桂 小茴香 苏叶 麻黄 白芥子 樟脑

上药共研极细末,装于布袋内,拍整平,用线含缝,不使药粉聚落在一起,干敷于背部凉冷胀满处。布袋另套一布袋,一则脏了可换,二则使药力缓慢释放,延长其药效。布袋周围各系一条布,以便随挂随取。此药袋最好是热敷,即:先将布袋挟在两个暖水袋中间约十分钟,再从速挂于背上,或以火烤热后挂于背部。越热越效,越热见效越快。有不少这样的实例,热药袋挂上,不到三分钟时间,患者即感到背部及浑身轻松,或几声快意的呃逆之后,宛如平人。“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此之谓也。

二、肝病类。朱曾柏教授治肝炎,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除发表多篇辨证施治慢毒性肝炎论文外,还出版了两种版本《中医治疗慢毒性肝炎的辨证施治》和《乙型肝炎的辨证施治》三部肝病专著。在治疗20000余人次的基础上(也包括失败的病例和教训)指出:“治疗病毒性肝炎,仍然要遵循辨证施治原则(即所谓乙肝个体化治疗),而清热解毒治则要贯彻始终”。清热解毒治则贯彻始终这一思路,20年来被公开引用者达数十次之多。1991年11月,朱氏乙肝散(A、B、C型)再一次获国际金奖,暨99世界优秀传统医学国际博览会金奖,除授予国际金奖证书、奖杯外,并同时授予纯金荣誉勋章和纯金荣誉奖章各一枚。

2000年11月在第二届全国中医科研方法论学术讨论会上,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和教训,提出中医治疗乙肝要从整体调养、调控来达到抗病毒之目的,从提高机体自稳状态入手而立法谴药的思路,使其愈而不发。这一学术见解和实际经验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对提高治疗乙肝的疗效起了很好的作用。有的报刊并以套红标题登载了这一学术见解和治疗方药。

医案举例:屈XX,男,43岁,医师。肝区不适三个月。近三月来肝区时觉不适,并日益重坠和加重。精神欠佳,食纳不馨,不安于寐,经B超和CT检查,发现肝右叶有二、三个约蚕豆大阴影,但都不认为是肝结石。转氨酶偏高。患者操西医有年,临床经验丰富,鉴于肝癌等肝脏疾病发病率高,故自感肝区不适,情志不安等症日益加重。患者面色晦暗,表情抑郁,脉弦滑而沉,时而口苦,舌苔薄黄,舌根部覆少许腻苔不化。1983年10月4日就诊。症属痰浊郁结于肝。治以化散痰结为主,兼以解毒活血。方药:柴胡、夏枯草、浙贝母、威灵仙、海藻、鸡内金、青皮、茵陈、板蓝根、炒川楝子、丹参、甘草。五剂,水煎服。另用川山甲、鸡内金、浙贝母,共研极细末,每次随药吞服3~6g。按:肝主疏泄而司情志,疏泄失司,可造成津液、水液、血液停聚而发生多种病症:可病血,可病水,可病痰,可病精神情志之患。本症为肝郁不畅,津液聚而为痰,复因CT等检查发现阴影,因而情志更加抑郁,肝气更为郁滞。气郁化热,津液流通不畅,疑结于肝中使然。肝有藏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唐容川说:“心主血,肝行之”。这种解释是很科学的。因此,肝脏亦常有淤血症状发生。然一病有一病之症,一人有一人之异。本症症状,舌、脉均系肝郁化热,痰结于肝。治以化散痰结为主,兼以解毒活血。方中柴胡、炒川楝子、青皮,疏肝柔肝行气;浙贝母、鸡内金、威灵仙、海藻,化痰软坚。海藻、甘草二药相激,对顽痰痼结之症,疗效尤佳。茵陈、板蓝根、丹参,凉肝解毒活血,是肝有病,多兼有毒和血行不畅。另以山甲、浙贝母、鸡内金为末与服,意在取平和之剂,胜顽痰之疾,并兼以强胃化积。服药一月,肝区不适之症大减,情绪、食欲转佳。上方大发不变,只稍事增减,服药十月(有时嘱其停药,以防服药过久戕伤胃气),诸症悉除。后二次经B超和CT检查,肝中阴影消失。类似的案例尚多,中医治病,应该重视和参考西医的检查和诊断,但也不能为西医的检查和诊断印定眼目。

三、医案、医话类。整体恒动观是中医学的灵魂,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而医案、医话正是体现上述二者之最佳形式和载体。出于此种认知,故朱曾柏教授公开发表的医案、医话较多。医案、医话有借鉴、有继承,但更多的内容是他长期临床实践的体会;即在借鉴、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不创新义,何以辨雄”(梁·刘勰《文心雕龙》)这二句话他在医案、医话和有关著作中多次引用。公开发表的医案、医话,主要是疑难杂症和某些难治之症,一般常法、常方难以奏效,故在组方、遣药时,不得不独辟蹊径;时而单骑独战,时而四面出击,时而以轻制重(包括多种外治法),时而以重取轻,时而正面疗疾,时而剑走偏锋,这正是人们普遍关注和提倡治病要注意个体化的真实写照。从中医的历史和近百年中医、中药发展或低落的情况看,具有中医灵魂、精髓的医案、医话,是中医自主发展、自主创新、不断丰富、发展中医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医案、医话它首先重视诊治生了病的人;并特别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现在医疗模式的转变,之所以广泛的为全球医学、生物、化学等各个领域所公认,也就是整体恒动观中的个体化,中医的医案、医话就体现了这一特色;它展示了医生辨证论治、立法组方的自身经验,反映了医生创新的学术水平和思维倾向。是中医学按自身规律发展的源泉的基石。从中医文献学研究中不难发现2000多年这一历史性现象。从现在和今后的状况讲,要发展、创新中医学、中药学,留住中医的根,也要重视中医医案、医话的积累和升华。我们叨念、乃至呐喊了几十年的优势、特色和创新,究竟应该落实在中医、中药的哪些靶点上?哪些是通过医疗实践容易做到的?朱曾柏教授认为正确的积累好的医案、医话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医案、医话也要不断规范化、有易于书写之模式,扩大其重复性,便于推广)。

提倡中医医案、医话积累的重要性时,也要提到现在人们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大样本、多中心、以随机、双盲的方法对中医、中药的理论和疗效进行整理和总结,以期达到共性疗效,或以一种药、二种药治疗多种病症的规律,这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工作,对中医、中药的发展具有前瞻性。但我们冷静的回顾一下,近40多年来,这些随机双盲总结出的假说和药物疗效,有多少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朱曾柏教授认为:现在应该重视二股力量,一股搞个案的医案、医话的整理、提高和规范化,一股大样本和动物实验,二者互为借鉴。说到底,西医学、中医学都是治病的,看不好病,看不好某些难治之病(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还应包括少花钱看好病这个问题),何谈优势?中医又怎么能按中医自身规律发展?

医案举例:

某男,老年。咽嗌干涩,时时呛咳,目胀,或咯唾稠痰。胸膺痞闷,心烦,口苦,尿黄,常便秘。上症时轻时重匝月。侍医以二方见示:一为温化痰饮剂,一为养阴润肺方,谓愚孰可取孰可弃?

望形色,察色脉,径问其所苦,是中医立方遣药之前提,而患者形色、舌脉未见,却要定方于俄倾。岂可为呼?遂告知曰:中医疗疾,不独四诊八纲不可弃,而形体之强悍羸弱,性情之亢奋抑郁,以及劳心劳力之不同等等亦不可废。医之使剂,犹将之用师,适则健体除病,反则罔效,甚至牋身益疾。侍医信然,始悉患者已年逾花甲,虽形体魁梧,然公务繁多,运筹帷幄,日理万机。吸烟多而只只相继,饮食清淡而酷食辣,且素有便秘宿疾,殊为所苦。

盖人身津液几何?年半百而阴气自半,就年龄、工作而言,津液耗损势所必然,复为神思过度,彻夜“操刀”之累,肺胃阴伤已不待言。患者久受烟、辣之气灼炼,津液耗伤,燥痰之疾又首当其冲。人身津液,五脏一气系之,一损具损,一荣具荣,肺胃津液耗损,势必下汲肾阴,遂致阴伤而燥咳之疾诸症作。操劳太过之人,久受烟、辣灼炼,其伤津耗液之势,又较他人为害为烈。自信推断无错,当取滋阴润燥之方为治,药用:

川尖贝20g、全瓜蒌10 g、麦门冬20 g、清半夏10 g、甜杏仁10 g、五味子10 g、柏子仁10 g、蜜甘草6 g等13味药为伍,复以甜梨100 g入药,寓食疗于药疗之中,以溉救沃。滋阴养液可润肺燥,可柔肝直,亦可滋养胃肺之阴。津液充而金木得养,燥痰为祟之势自可减灭,咽嗌干涩、呛咳、口苦、心烦之症自平也。顾松园说:“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顾松园医镜》)一般患者尚应如此,本案尤需慎审为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肥而修者饮剂丰”云云,只言其常,未达其变,若不深究其隐微,误投辛温、甘温之品,自不啻拥薪就火,焰上添油,势必轻症致重,重症致危矣!

汤液入咽,自感咽嗌滋润,胸中快然,口苦、呛咳减。一剂毕,愈疾过半,越二日,药晋五剂,疾痊。并亲勉慰其劳。至此对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的认识又深悟其一仞。歧黄术,自古迄今,一直是一门综合性、辨证性很强的学科,为上工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著至教论》)这是中医学理论的优势和特色。为医者务必洞悉人情,谙练时务。细心的读者当不难发现为本案患者选方制药难度的!愚不忍私其密,兹将其医理、事理条贯成文,与同道共勉。

四、肿瘤类。癌症,当前还是一种难治之症,故朱曾柏教授从不讲他治疗癌症的效果如何如何好。患者执意求诊时(都是晚期病人),他总是对患者家属讲,一定要治,可以试试。由于他发表治癌的文字较多,1993年4月台湾佳恩出版社就出版了《朱曾柏治癌病案选》专著,所以求治的癌症病人仍日多一日。通过30多年的治疗实践,有经验、有教训,但也从中总结出了他自己认为中医、中药治癌、防转移、防复发方面的三条体会:一、组方遣药时,要突出补肾、解毒、化痰三种治则。根据病人当时的主要症状、体质以及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或一法独取、或二法、三法并进。有时还要根据患者特殊的体质条件和特殊的个性和生活嗜好,剑走偏锋,行反治、重治之法(但方、药必须平和、无毒性),挽狂澜于既倒。二、外治法。不论什么情况,外治法一定要用。为什么外治法不可缺如?朱教授认为外治法(药)可自达病所,几乎没有毒副作用。外治剂有外敷剂、有外搽剂、有喷雾剂、有作垫具垫于身下以及吸闻药气之吸闻剂(放于患者头部两侧或房间里即可)等多种剂型。西医常以介入、栓塞药物治癌,中医外治法之优势为什么不在临床中加以运用和发挥?近几年来国外多次报道,以吸入药物分子治肺癌,据说效果很好,并说这是发明,是分子水平的高科技。朱教授认为这种发明至少比在中医和民间用吸闻药气治病疗效晚了两千年。古代以燃烧中草药治病疗疾、驱散毒气以及畅通气血、增强食欲等等,就是明证,只是吸闻药气治病疗疾,在继承、创新工程中是一个被遗忘了的角落!而常常可以见到的则是在桑拿房、足浴房、星级酒店等场所供有钱人享受,工毕,确能使人神清气爽,浑身舒畅,这也正是中医外治法在救治危重病症之一大优势。三、畅达情怀,忌食发物。这一条对缓解病情,控制转移,非常重要,已为众多的病例反复证实,限于篇幅,只能意到笔不到。

医案举例:刘XX,男,82岁。 1990年3月18日就诊。病人于1990年3月11日经医院肿瘤科诊断为膀胱癌(细胞学检查)。因惧怕手术而于3月18日来诊。其时患者头晕甚,精神萎靡,语音低微难续,步履艰难,小便滴沥难解,夹脓血较多,但不甚疼痛,口淡无味,食欲极差,形体消瘦,舌质淡而微紫,黄腻苔,脉象微弱无神。 [辨证]痰瘀交阻,凝聚化毒。 [治法]补肾益气,解毒抗癌。 [方药]自拟方:枸杞子,天麻,炙黄芪,新开沙参,白木耳,香菌,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海金沙,三七(研极细末,分次吞服),灸甘草g。浓煎,每次服10~20ml。 四天后,自称头晕不减,整天如坐舟车,小便中仍时有脓血,望其舌质似有由淡白转为红润之势,语声较前清晰有力,上方枸杞子、天麻、炙黄芪、新开沙参、白木耳、香菌、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加一倍量,去三七,再加败酱草60g,薏苡仁60g。另用六号抗癌粉50g(自制药),三七粉20g;琥珀20g,共研极细末,每日2次服药,用药水化服0.5~1.0g。 一周后复诊,头晕有所好转,小便中脓血减少。上方再加炒薏苡仁20g,猪苓60g,生蒲黄30g,再服3剂。药粉照服。一周后复诊,头晕进一步好转,便中夹杂之脓血进一步减少。上方将白木耳、生蒲黄各减去20g,继续服用。此后每月诊治1~2次,解毒扶正大法不变,药味略事增损,有外感不适时停药,纳差、口味不好时药量酌减。一年后头晕、小便中夹杂之脓血渐次减少以至消失,随之心怀喜悦,精神好转。 1992年4月、5月经两次细胞学检查,尿液中均未发现癌细胞。后以上方加紫河车300g熬膏。每天2~3次,服3个月。六号药粉每天仍服1~2g。 1992年12月20日,小便中脓血从未复发,仍嘱其每隔3~5日服上方1剂,6号抗癌粉不辍。 本病人年高体弱,又头晕、疲惫、虚证也。故首次即径用大队炙黄芪、新开沙参、天麻、白木耳、香菌、枸杞等扶正药,以期留人治病。癌因毒成,故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败酱草、甘草,一用3年不衰。败酱草对腹腔、肠道肿瘤效果较好。故药量尤重,再与薏苡仁、白木耳、香菌,使毒解而不伤正,相得益彰。生蒲黄、田三七、海金沙、猪苓止血清利湿热之毒。6号抗癌粉具有解毒扶正双相功效,故亦用3年不辍。

癫痫病吃什么药?癫痫哪家医院看得好

癫痫,一般是间歇性的发作,而且日常需要药物进行控制。那么,癫痫病吃什么药?癫痫哪家医院看得好?

癫痫病吃什么药

睡眠型癫痫是癫痫发作的大部分时间都发生在睡眠中,这种癫痫只是癫痫中的一小部分,其癫痫脑电波的出现也与睡眠相关联。对于这种疾病就要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治好癫痫病。

治疗睡眠癫痫病的药,目前最常选用的药物包括传统抗癫痫药中的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新型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奥卡西平等,这些抗癫痫药物比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老药安全性好,副作用小,是癫痫患者较理想的选择。

1、丙戊酸钠片:主要用于单纯或复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大发作的单药或合并用药治疗,有时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

2、三甲双酮:降低大脑皮层和间脑兴奋性,缩短其后放电活动,对小发作疗效显著,但作用缓慢(2——4天才显效),仅用于预防。久服易蓄积;毒性较大,胃肠道反应为严重反应先兆。

3、酰胺咪嗪: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最有效;对大发作和混合型癫痫疗效与苯妥英钠相似;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较苯妥英钠好;具抗利尿作用,可能是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可用于尿崩症。

4、定痫熄风:用五痫神应丸,定痫丸,温胆汤,风引汤,磁朱丸等。

5、豁痰开窍:如紫石英散加减,五不散,黄芜花,牵牛子,礞石,白矾,石菖蒲等。

患者在选择药品时要根据不同的类型,以及病情的的轻重来选择正确的适合自身病情的药物,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疗睡眠癫痫病。抗癫痫药物仅仅控制病情,停药反弹病情加重。据统计,大多数病人都尝试过抗癫痫药物治疗,并且稍见病情有所好转便相信药物治疗有效,等吃到一定程度病情见轻,便停药,停药之后,神经元放电立马反弹,病情会逐渐加重,再吃药,效果便不明显,于是加大药量,一段时间后,大脑损伤明显,严重至即使不发病时,精神也不再正常。

对于治疗睡眠型癫痫病患者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事项,应注意合理膳食,补充足够营养,在癫痫病人的漫长治疗中,某些西药会对消化系统带来影响,导致病人营养物质的缺乏或代谢障碍,如维生素B6 、维生素K 、叶酸、钙、镁等元素的缺乏。在合理饮食外,注意补充上述物质,并多食蔬菜水果。鱼、虾、蛋、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并能促进钙质吸收,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K ,所以病人不能偏食、挑食,必须全面均衡营养,合理饮食。

在选择治疗药物的同时,患者要有勇气去面对癫痫病,虽然难治,但是只要相信现在的医学,重新唤起生活的希望,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疗癫痫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癫痫病的治疗,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恢复健康,远离癫痫病的困扰。

癫痫哪家医院看得好

经常有病友问起看癫痫病,哪家医院最好,非常紧迫和急切。其实癫痫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很多好一些的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功能神经科都可以看。在不放心的情况下,可以多看几家医院,比较一下医生的治疗方案,最后选定一下。

下面是根据用户反馈和参考一些专业医疗机构的意见整理的全国范围内治疗癫痫方面出色的医院。仅供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仁济医院神经内科

浙医二院神经内科

北大医院神经内科

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北医三院神经内科

301医院神经内科

天津总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

唐都医院神经内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请病友们理性就医。

癫痫病长期服药会出现哪些副作用

一般对于癫痫病患者来说,用药物进行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控制手段,但是长期的用药也会对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药物治疗只能够抑制大脑的兴奋性,不能够修复受伤的神经元细胞,因此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来说,治疗的效果也是比较有限的,一般只能够对癫痫病发作知道暂时的缓解作用,并不能够有效的治疗癫痫病,长期的服用会对药物产生极大的依赖性。

所有的癫痫病药物都有副作用,绝大多数的抗癫痫病药物对脑的功能损害也是比较明显的,长期的用药会导致患者的血药浓度不断的增大,使得癫痫病患者的记忆力、反应速度、肝功能等都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长期的用药还非常容易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癫痫病疾病对患者的朋友身体影响较大有些患者甚至要长期服药,终身服药的患者也比较多,中药治疗过程中有很多患者3到5年之后会对药物有依赖性,这个时候也不能够随便停药,而且停药,也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值得很多癫痫病患者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认为治愈该病没有任何的希望。

癫痫病持续状态时,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给氧、防护的同时,从速制止发作。因为癫痫病持续状态往往有发热、呕吐、白细胞增多和酸中毒,应同时抽血检查糖、钙、尿素氮及电解质等,及时纠正血液电解质紊乱,防止脑水肿。昏迷、高热癫痫病病人及时吸痰、体表降温。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时做好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准备。

19岁会大脑缺氧吗

你好;到医院检查看是不是心肌炎

概述

心肌炎常是全身性疾病在心肌上的炎症性表现,由于心肌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程度的不同,轻者可无临床症状,严重可致猝,诊断及时并经适当治疗者,可完全治愈,迁延不愈者,可形成慢性心肌炎或导致心肌病。

病因

细菌性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他如真菌,原虫等均可致心肌炎。但目前以病毒性心肌炎较常见。

致病条件因素①过度运动、运动可致病毒在心肌内繁殖复制加剧,加重心肌炎症和坏。②细菌感染,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时,可能起协同致病作用。③妊娠: 妊娠可以增强病毒在心肌内的繁殖,所谓围产期心肌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④其他: 营养不良,高热寒冷,缺氧、过度饮酒等,均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症状

青壮年发病较多,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由于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无力。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时,胸闷、胸痛、亦可有类似心绞痛的表现。严重者心功能不全。常见体征,窦性心动过速与体温不相平行。也可有窦性心动过缓及各种心律失常,心界扩大者占1/3-1/2,见于重症心肌炎,因心脏扩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杂音。心肌损害严重或心力衰竭者,可闻舒张期奔马律,第一心音减弱,合并心包炎者可闻心包摩擦音。

轻者可完全无症状,重者心力衰竭或猝。表现悬殊。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六个类型:①无症状型:感染后1-4周心电图出现S-T改变,无症状。②心律失常型:表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③心力衰竭型: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④心肌坏型:临床表现类似心肌梗塞。⑤心脏增大型:心脏扩大,二尖瓣及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⑥猝型:无先兆,突然亡。

检查

一、心电图: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高,且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起病后心电图由正常可突然变为异常,随感染的消退而消失。主要表现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

二、X线检查:由于病变范围及病变严重程度不同,放射线检查亦有较大差别,大约1/3-1/2心脏扩大,多为轻中度扩大,明显扩大者多伴有心包积液,心影呈球形或烧瓶状,心搏动减弱,局限性心肌炎或病变较轻者,心界可完全正常。

三、血液检查:白血球计数在病毒性心肌炎可正常,偏高或降低,血沉大多正常,亦可稍增快,C反应蛋白大多正常,GOT、GPT、LDH、CPK正常或升高,慢性心肌炎多在正常范围。

四、有条件者可做病毒分离或抗体测定。

治疗

应卧床休息,以减轻组织损伤,病变加速恢复。伴有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2-4周,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严重心肌炎伴有心脏扩大者,应休息6个月至一年,直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应用尚有争论,但重症心肌炎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心原性休克心功能不全者均可应用激素。

常用强的松,40-60mg/日,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6周一个疗程。必要时亦可用氢化考地松或地塞松,静脉给药。心力衰竭者可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心律失常者同一般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法]:补血益气,祛瘀化痰

太子参12 黄芪15 麦冬8 五味子6 丹参9 川芎8 柴胡6 延胡索6 葛根12 桂枝6 石菖蒲6 牡蛎20

[加减]:

(1)心血不足引至头晕乏力者,加酸枣仁6 龙眼肉10 远志4

(2)心气不足者,改太子参为人参10 加熟附子6

(3)痰多者,加浙贝10 全瓜萎15

心肌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虽然某些心肌炎由于在终期可过渡为充血性或限制性心肌病,而被某些学者视为继发性心肌病,但在发病学上心肌炎毕竟是可区分的疾病类型。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诸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免疫反应,以及物理、化学因素等均可引起心肌炎。心肌炎的分类颇不一致,兹根据病因将其常见类型分述如下:

一、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颇为常见,是由亲心肌病毒引起的原发性心肌炎症,常累及心包,引起心包心肌炎。事实上,所谓特发性心肌炎极可能是因病毒感染引起。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种类颇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Coxsackie)病毒、ECHO病毒(即人肠孤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由于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感染柯萨奇病毒和风疹病毒时可引起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因此,这两种病毒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人类的心肌炎以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最为常见。一般而言,亲心肌病毒可直接破坏心肌细胞,但也可通过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间接地破坏心肌细胞。由于此类病毒衣壳的糖蛋白分子结构与心肌细胞膜的糖蛋白相似,故在感染后,机体所产生的抗体(激活补体的抗体及中和病毒的抗体)既针对病毒,亦针对心肌细胞。因此,当细胞毒性T细胞被致敏后,即可破坏被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

病变

本病病变依患者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妊娠最初3个月的胎儿感染风疹病毒时,可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的无反应性心肌细胞坏。在妊娠后期,胎儿感染柯萨奇病毒时则可引起全心炎,大多伴有心骨膜纤维弹性组织增生。初生儿的病毒性心肌炎可见到心肌细胞坏及粒细胞浸润。其后,代之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肉芽组织形成。在成人,多累及心房后壁、室间隔及心尖区,有时可累及传导系统。镜下,主要病变为坏性心肌炎。晚期,可见到明显的心肌间质纤维化,伴有代偿性心肌肥大及心腔扩张(充血性心肌病)。

二、细菌性心肌炎

细菌性心肌炎(bacterial myocarditis)可由细菌直接感染,或细菌产生的毒素对心肌的作用,或细菌产物所致的变态反应而引起。

1.心肌脓肿 常由化脓菌引起,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化脓菌来源于脓毒败血症时的转移性细菌菌落,或来自细菌性心内膜炎时的化脓性血栓栓子。肉眼观,心脏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性**小脓肿,周围有充血带。镜下,脓肿内心肌细胞坏液化,脓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细菌集落。脓肿周围心肌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间质内有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2.白喉性心肌炎 白喉杆菌可产生外毒素,一方面可阻断心肌细胞核蛋白体的蛋白质合成,另一方面可阻断肉碱介导的长链脂肪酸运入线粒体,导致心肌细胞脂肪变性和坏。镜下,可见灶状心肌变性坏,心肌细胞出现嗜酸性变、肌浆凝聚、脂肪变性及肌浆溶解。病灶内可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病灶多见于右心室壁,愈复后形成细网状小瘢痕。有的病例出现弥漫性心肌坏,可导致心性猝。

3.非特异性心肌炎 在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急性咽峡炎、扁桃体炎)及猩红热时,可并发急性非风湿性心肌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是由链球菌毒素引起。病变是间质性心肌炎。镜下,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内及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有程度不等的变性、坏。

三、寄生虫性心肌炎

寄生虫性心肌炎(parasitic myocarditis)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类型:

1.弓形虫性心肌炎 此型心肌炎由鼠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而引起。人类主要因食入含有包囊的未煮熟肉类而感染。弓形虫进入人体后,经血流到达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各种组织,并在细胞内繁殖。弓形虫侵入心肌细胞后很快繁殖,形成集合体,亦称假包囊。心肌细胞很快破裂,病原体进入周围组织。被破坏的心肌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愈复后有瘢痕形成。约半数患者因心力衰竭致。

2.Chagas心肌炎 此种心肌炎由原虫枯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感染引起,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国。病情严重,亡率高。可引起灶状或弥散性心肌坏,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心腔扩张,心室壁(主要在心尖区)变薄,常形成室壁瘤,伴有心腔内附壁血栓形成。

四、免疫反应性心肌炎

此类心肌炎见于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其中以风湿性心肌炎最为常见,在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内可见到典型的风湿性肉芽肿(详见本章第六节)。

此外,某些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性心肌炎,如磺胺、抗生素(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金霉素等)、消炎药(保泰松、消炎痛)、抗抑郁药(阿密曲替林)、以及抗癫痫药(苯妥因)等。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室间隔。镜检下,常表现为间质性心肌炎。可引起心肌细胞坏溶解及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引人注目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五、孤立性心肌炎

孤立性心肌炎(isolated myocarditis)亦称特发性心肌炎(idiopathic myocarditis),至今原因不明。因其首先由Fiedler(1899)所描述,又称Fiedler心肌炎。多见于20~50岁的青、中年人。急性型常导致心脏扩张,可突然发生心力衰竭致。

病变

依组织学变化分为两型:

1.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diffuse interstitial myocarditis) 镜下,心肌间质和小血管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有时也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心肌细胞较少发生变性、坏。

2.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idiopathic giant cell myocarditis) 病变特点是心肌内有局灶性坏及肉芽肿形成(图8-43)。病灶中心部可见红染、无结构的坏物,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混有许多多核巨细胞。巨细胞的形态、大小各异,可为异物型或Langhans型多核巨细胞(图8-44)。

图8-43 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

图示左心室心肌的炎症及坏灶(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区域),男性,37岁

图8-44 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

心肌层内可见多数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200

心肌炎是指心肌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以病毒性心肌炎为多见。一般在病毒感染时,常可因营养不良、疲劳、高热、寒冷、饮酒等致病条件作用下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其临床表现大多可在1至2周内有发热、咽痛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以后出现胸闷、心悸、疲乏、心前区隐痛、气促等症,严重时可并发心力衰竭。但也有一开始发现即为心肌炎后遗症者。

养生指南:

一.预防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防止病毒的侵入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对易感冒者平时应注意营养,避免过劳,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必须外出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卫生。感冒流行期间应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

二.劳逸结合:应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三.适当休息:急性发作期,一般应卧床休息2至4周,急性期后仍应休息2至3个月。严重心肌炎伴心界扩大者,应休息6至12个月,直到症状消失,心界恢复正常。心肌炎后遗症者,可尽量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但不宜长时间看书、工作甚至熬夜。

四.饮食调摄: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之品。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影响心肌供血,饮酒会造成血管功能失调,故应戒烟忌酒。食疗上可服用菊花粥、人参粥等,可按医嘱服用生晒参、西洋参等,有利于心肌炎的恢复。

五.体育锻炼:在恢复期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参加适当的锻炼,如散步、保健操、气功等,可早日康复及避免后遗症。心肌炎后遗症只要没有严重心律失常,可参加一般性的体育锻炼,如慢跑、跳舞、鹤翔庄气功、太极拳等,持之以恒,对疾病的康复肯定是有利的。

心肌炎为什么会出现心律失常?

心肌炎多数是由感染引起的,但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疾病所致。不管何种病因,心肌的变灶总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病灶通常最终由疤痕组织代替,所以在局灶性变性之后,总有局部的纤维化。由于心肌的炎症反应,对心肌内小血管的损伤,和由于免疫机制的产生,可出现冠状动脉小分支病变,心脏神经病变和心脏收缩过度状态。如当心室的小动脉被阻塞时,则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收缩能力丧失,心输出量下降,出现心脏扩大和衰竭。当传导系统的小动脉阻塞时,影响到心脏复极,便可发生传导障碍,心律不齐,从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青年人出现了心律失常一定是心肌炎吗?

有些青年人经常因工作紧张、疲劳、惊吓后出现胸闷、气急及心跳快、心慌等症状。检查心电图有心律失常。而常常认为患了心肌炎,其实并不一定是心肌炎所致。以上症状出现的心律失常大多数为功能性,即心脏神经功能调节失调所致。因此多见于精神刺激,大脑过度紧张的人,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影响心血管的正常功能,造成心律失常。

因此,发生上述情况,首先,不要紧张,放下思想包袱,听轻松音乐,调节自我情绪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检查治疗,排除其它疾病,用中药调理或短期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即可以得到较好的疗效。

除了上述的原因外,少数青年人的心律失常是由感染后引起的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脏病及与遗传有关的心脏病造成的。

怎样判定心律失常是由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

判定心律失常是否由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常先有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并常有发热、关节疼痛,全身倦怠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随后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头昏、呼吸困难等心肌炎症状。

(3)体检可发现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或其它各种心律失常,部分病人有心脏扩大,心音改变,可听到第三心音或第一心音减低或第四心音奔马律。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不高,如急性期红细胞沉降率可增速、血清酶包括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等均可增高。心电图可见ST?T改变,R波减低,病理性Q波,约1 /3病人可有Ⅰ至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5)病因学检查:咽拭子或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血清中特异抗体(中和、血凝机制、补体结合试验)增高,IgM滴定度增高。如作心肌活检则可从心肌分离出病毒。

所以临床上诊断心律失常是否由心肌炎引起,必须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来判定。

另外,心肌炎也可以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也可造成风湿性心肌炎,根据血象,血沉、抗“O”及病史,不难与病毒性心肌炎相鉴别。

心肌炎的心律失常在何种情况下易出现?

近来,一些青年人患心肌炎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它还有细菌性(白喉等)真菌和原虫等。这些病毒和细菌直接侵犯心肌,以及对心肌内小血管的损伤,免疫机制产生的心肌损伤和毒素对心肌的损害,造成心肌细胞的溶解,间质水肿,单核细胞浸润。如进行病理学切片检查,镜检可见心肌纤维之间与血管四周的结缔组织中可有组织细胞、淋巴、嗜酸或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间质水肿,心肌纤维可有脂性、颗粒性或玻璃样变性,也可有心肌溶解或坏。

如果心肌炎的病变影响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如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蒲金野氏纤维,则易出现心律失常。

另外,心肌炎病人在急性期应充分休息、应防止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饱餐、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房室过度等。否则,在上述情况下容易加重心肌负担而加重病情,出现心律失常。

参考资料: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特色科室

医院核定床位1000张,实际开放1200张。开设有内科、外科、骨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放疗科等32个临床科室,影像科、检验科、特技科、病理科等11个医技科室,门诊部开设63个专家专科门诊。

心胸外科、心内科、肝胆外科、颅底外科是宁波市重点学科,并拥有市级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器官移植实验室。心胸外科是浙东地区心胸外科中心,1999年、2005年分别成功施行了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和省首例肺移植术,能独立开展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心脏瓣膜置换(三瓣同时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术(包括非体外循环下)、大血管置换、心肺移植等各类心脏疾患手术。手术质量和医疗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心血管内科人才济济,设备精良,能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放置、主动脉囊内反搏、射频消融等高科技项目,诊治水平达省内先进水平。骨科可实施脊柱等多种疾患的手术及断肢(指)再植。普外科技术力量雄厚,在宁波地区领先运用腹腔镜治疗腹部各种疾患,并擅长肝、胆、胰疾患的外科手术,2003年初独立完成首例肝脏移植手术,至今已实施50多例肝移植,成功率达97%。泌尿外科开展肾脏移植多年,成功率达98%以上。血液内科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成功率达100%。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口腔科等其它科室也各具特色,其开展的医疗项目和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均处于领先地位。

医院坚持走科教兴院的发展道路,确立了以临床为基础、科研为发展、教学为充实的内涵建设道路。医院逐年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推动科研、临床一体化进程。同时还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从长远建设出发,始终不渝地抓好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具有较好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人才梯队。医院被市政府定为首家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等9所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目前有硕士点2个。我院还是宁波市心脏外科中心、宁波市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宁波市耳鼻咽喉疾病诊疗中心、宁波市病历质控中心、宁波市药剂质控中心、宁波市仪器质控中心。

门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泌尿外科

神经内科

妇科

消化内科

肿瘤外科

呼吸内科

眼科

肾脏内科

急诊科

血液肿瘤内科

皮肤科

内分泌科

疼痛科

免疫风湿科

针灸科

普通内科

病理科

中医科

心内科(高血压)

普通外科

心内科(心律失常)

心胸外科

神经内科(癫痫)

神经外科

肝病门诊

耳鼻喉科

肺结核门诊

骨科

内分泌科(糖尿病)